自动上链系统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归功于 1777 年现代 Perrelet 手表品牌的创始人 Abraham-Louis Perrelet(上图)。此后不久,一位名叫 Hubert Harton 的法国发明家改进了 Perrelet 的设计,他的版本是随后由亚伯拉罕-路易·宝玑 (Abraham-Louis Breguet) 改进,他制造了第一批自动上弦手表,并于 1780 年左右出售给公众。这些宝玑“Perpetuelle”怀表(下图)在 1800 年左右失宠,然而,由于其可靠性不稳定(请记住,怀表并没有戴在手腕上,也无法从持续不断的动态手腕运动中为转子上弦)。当手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取代怀表时,自动机芯卷土重来:
什么是动力储存?
手表的动力储存(有时更正式地称为运行自主性)是其完全上链的手表机芯在停止之前继续运行并准确报时的时间量。在这里,汽车类比也很恰当:将主发条盒想象成一个油箱。当它耗尽燃料时——即,当受扭主发条完全停止展开,驱动指针的齿轮系失去能量时——手表停止。动力储存越长,本质上,您不必担心为手表上弦的时间就越长。有些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动力储存的视觉指示器,如下图所示的 Grand Seiko 表盘(如果在展览底盖后面可以看到,甚至可以在机芯的背面)。事实上,这种动力储存显示在手动上弦手表上更有用,因为无论您佩戴多长时间和多久佩戴一次,它的电量都会耗尽;如上所述,自动手表将永久上弦,除非它在超过动力储存的一段时间内未佩戴。(顺便说一下,这就是为什么劳力士在其所有配备自动机芯的手表的名称中使用术语“恒动”。顺便说一句,石英机芯和其他类型的电子机构不衡量其动力储备的可靠性,而是衡量电池寿命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如今大多数机械表机芯都提供 40 至 50 小时的动力储存,当然,许多制表师以开发出储存动力的机芯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而自豪。例如,沛纳海的所有自制机芯都具有至少三天或 72 小时的动力储存,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储存 10 天的动力储存。对于其首款自制机芯,豪利时 (Oris) 凭借其 Calibre 110 及其分支机构在动力储存方面大放异彩,上满链后可提供 10 天的动力。IWC 万国表制造了自动机芯 Calibre 52010,它具有 192 小时或八天的动力储存。Parmigiani Fleurier 为其 Kalpa Hebdomadaire 手表制作了一个八天手动上弦机芯,其名称(法语“每周”的意思)表明它每周只需上弦一次。